二维码
海鲜水产品批发分享 HAICHANINFO.COM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享资讯 » 水产养殖 » 正文

经异地出口蔬菜量是近本地实际出口量的三十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2 10:42:47    来源:海水产新闻    作者:海产品    浏览次数:229
导读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先后采访了清远海关、清远市农村农业局,及多家企业负责人和业内人士,试图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现状清远经异地出口蔬菜量是近本地实际出口量的三十倍在25°左右的气温下,一颗豌豆大小的种子,

“将来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出去产品在包装上都将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扫一扫,就能看到企业法人和公司地址信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培训结束后,这条信息一直回旋在森南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毛少雄的脑海中。一直以来,该合作社的农产品靠代理出口,产品包装袋上印有自己公司信息的二维码,这是他过去不曾想过的。

事实上,截止目前,清远仅有一家企业具备完整的种植、加工、包装流水线作业工序,且在清远本地出口(境)。可见,这个简单的二维码背后,是清远绝大多数农企对自主品牌出口的深切期盼。

然而,让人困惑的是,清远作为农业大市,多年来,农产品品牌缘何均在自主出口销售前在哑火止步,那面将清远农企集体阻隔在自主品牌出口门外的高墙到底是什么?

经异地出口蔬菜量是近本地实际出口量的三十倍!

今年5月启动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以及正在动工建设的清远配送中心,为清远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和利好信息,它们将在清远农业发展上扮演什么角色,清远农企该如何借力,实现自主品牌出口?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先后采访了清远海关、清远市农村农业局,及多家企业负责人和业内人士,试图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

现状

清远经异地出口蔬菜量

是近本地实际出口量的三十倍

在25°左右的气温下,一颗豌豆大小的种子,从冒出嫩芽,到最后成长为一簇簇绿油鲜嫩的豌豆苗,需要大约7天的时间。

经异地出口蔬菜量是近本地实际出口量的三十倍!

上午十点左右,位于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的金富叶(清新)温室种植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富叶”)经理吴国贤看了看时间,通知工人们开始修剪,只见草坪般齐整的豌豆苗被一片片运到机器前,经过切割,只留下三分之一最细嫩柔软的豌豆苗芽,随后被立即运送到附近的冷库冷冻至少12个小时。

深夜,这批豌豆苗将在半个小时内被包装成成品。为了赶上香港早市,报关后,次日凌晨两点将被装车运往深圳文锦渡口岸过关,8点左右到达香港,香港金叶温室公司将接过这批豌豆苗运往市区。早上9点,陆续在香港的各大市场上架,进入消费者的菜篮子。

鲜为人知的是,这条看似便捷通畅的出境之路,对绝大多数清远农产品企业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据了解,2004年建成投产的金富叶,目前仍是清远唯一一家具有完整的种植、加工、包装流水线作业工序,且在清远本地出口(境)的企业。

清远农产品品牌众多,为何只有金富叶实现出口全产业链?这就不得提及它难以复制的特殊背景。据吴国贤介绍,原来金富叶老板祖籍是清远本地人,早年在香港有20年豌豆苗种植生产历史,因扩大生产需要,经朋友介绍,于2003年回清远投资建厂,从2004年投产至今,形成了由清远金富叶负责种植、加工、包装流水线作业、冷链运输等工序,香港金叶负责市场对接的模式。

“产销一体化自主出境的经营模式能够将利润最大化留在公司。”据吴国贤介绍,2018年金富叶出口总量在515吨,供给商家以16.5元/斤计算,两边公司营业额去到约1700万,除去公司成产经营成本,剩下的就是公司净利润。

然而,与金富叶相比,大部分需要通过代理公司出口的农企形势就显得颇为被动。

“通过代理贴牌出口的产品,不仅没有品牌价值,也丧失了市场议价权。”森南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毛少雄向记者算了笔账:一斤西洋菜从清远运输到石碣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珠三角地区最大的供港蔬菜批发基地),通过代理商出口,利润是0.8元—1.5元/斤;从清远直接自主出口,利润是2元—3元/斤。由此可见,农产品若通过代理商贴牌出口,利润比自主出口少了约一半。

“前几年台风期,我们卖给代理商最高5元/斤,而代理商出口的价格是48元/斤。我们没有议价权,也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毛少雄叹气说道。

事实上,森南蔬菜专业合作社出口遇到的尴尬,已是清远农企普遍面临的无奈。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从清远实际出口的蔬菜共计515吨,而清远经异地出口的蔬菜共计14657吨,是近本地实际出口量的三十倍。

困境

传统销售渠道受阻

折射清远农产品发展软肋

时至今日,金富叶之外,清远农产品品牌缘何无法突破自主出口销售,那面将清远农企集体阻隔在自主品牌出口门外的高墙到底是什么??

南方日报记者从清远海关了解到,从技术和标准方面,以出口蔬菜到港澳为例,根据《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要求,海关对供港澳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备案管理。企业若想增加加工、包装流水线进行初步的生产加工包装,就要向海关申请备案。企业需要从周边环境、厂区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业人员健康要求、农药残留检测能力方面达到相关要求。

经异地出口蔬菜量是近本地实际出口量的三十倍!

“其实是一个基本要求,难度不大,只要真正想做,一般都可以做到。”清远海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企业需要,海关可以提供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作业技术指导服务。?

据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清远许多贴牌出口的农产品企业自身已符合出口的各项标准。例如省级示范合作社森南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完善的生产、加工、运输配送服务体系,从2012成立起,该社专供珠三角及港澳市场,新鲜蔬菜年产量达600吨。?

“这些已具备独立出口能力的农企迟迟无法自主品牌出口的关键原因是没有建立境外销售渠道。”该业内人士指出,如今清远许多农企早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但由于企业对境外农产品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对开拓国(境)外市场无从下手。同时由于缺乏产销对接平台,市场信息需求不能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导致产销脱节。

业内人士指出,销售渠道受阻,其反映的问题是深层次和多方面的。首先,在产业配套方面,清远至今仍缺乏专业服务农产品出口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没有形成货物交易集散地,绝大部分农业企业需要绕道通过其它地市企业代理出口,导致出口农产品品牌效应不足、附加值不高。?

同时,清远农产品信息流通体系相对落后,农企对国际市场农业信息获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农产品出口的品种、品质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造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产销适配度偏低。

在市场营销方面,虽然清远针对农产品宣传推广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主要发力点集中在自身能够供给农产品的推销,对结合国(境)外市场需求、饮食习惯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推介还不足。?

出口之难还体现在人才方面,清远农产品出口企业缺乏了解国(境)外通行规则、产品标准,从根本上掌握和施行科学管理体系,并能根据国(境)外市场环境及时调整农产品品种和品质,以提升产销适配度的专业人才。

突围

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能否助力清远农企加速“走出去”?

如何补齐产业链系列配套,打通境外市场销售渠道,帮助清远农产品真正实现“走出去”?清远农产品企业家们纷纷把希望投向了今年五月启动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据《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建设目标及内容”中提出,以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联结泛珠、辐射内地为定位,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原则,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使广州成为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贸易、流通及相关高端服务的集散地,成为代表广东乃至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现代新兴产业新高地,形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让清远农企更为振奋的是,今年九月下旬确定选址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清远产品配送中心(以下简称“清远配送中心”)。据了解,清远配送中心建设面积达1750亩,首期150亩力争在年底前启用。设有农产品展销区域以及办公区接待中心、海关检验、检疫区、数字信息化平台、蔬菜分拣加工车间以及2000吨高低温冷库。同时满足产品展销、海关检验检疫、“菜篮子”数字化平台运行以及农副产品仓储、加工、分拣的要求。

清远配送中心将会为清远农企带来哪些实际影响?用毛少雄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更为直观,一直以来,该合作社从阳山冷链运输至东莞润丰再到深圳文锦渡口岸,路程是310公里,从阳山至清远配送中心再到深圳文锦渡口岸,路程是280公里,少了30公里,交通成本节省了45元,一趟来回就是90元。

“不要小看了这些开支,每斤能节省一毛钱的成本,都是不得了的。”毛少雄表示,以去年600吨的产量计算,每斤若能节省一毛钱,就能多出12万元的利润。

“除了路费成本,东莞毕竟离得比较远,绕路过去,一方面对蔬菜保鲜有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出现了任何情况,也不方便就近处理。”毛少雄表示,如果能够通过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清远配送中心,将南下供给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所涉及的物流、交易、加工等环节产生的效益留在清远,将极大解决清远市缺乏大型集散中心,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不仅如此,即使是对于已经实现出口全产业链的金富叶来说,清远配送中心也是关乎企业未来走向的存在。“受生产规模限制,我们现在的产量已趋近于饱和,而清远配送中心可提供蔬菜分拣加工车间、冷库、冷链运输等企业生产所需的系列配套服务,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吴国贤表示,清远配送中心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集中提供了配套资源。

除了完善产业服务配套,对清远农企而言,更为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提供的交易平台,将为清远农企品牌“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

10月初赴广州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培训的毛少雄向南方日报记者点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在该平台有采购商、供应商、配送商登入界面,可以看到“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禽畜蛋类”“禽畜肉类”“海鲜水产”“冷藏冻品”等分类,以及“特色专区”“市场行情”“价格走势”“热销产品”等栏目。?

“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可以与市场直接对接,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从毛少雄的视角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这是不仅仅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清远农企走向全球大市场的重要通道。

纵深

清远农产品该如何进入消费者“菜篮子”?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和利好信息,清远市政府和农企也在行动上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8月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试运行启动暨生产基地认定名单信息发布会,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首批认定的245个生产基地名单。清远市共入选18个生产基地,位居全省第二。 ?

9月27日,清远市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清远市产品首发式。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的信号正式接入到清远配送中心。

据了解,清远配送中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便利流通体系的产业链拓展重要节点,将承接粤西北及南下农产品加工和不需要流经广州的农产品配送业务。随着外地农产品源源不断流入清远配送中心,清远将成为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在这一个过程中,清远农产品该如何抓住机遇,在“饕餮盛宴”中突围,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菜篮子”??

打通清远自主品牌出口渠道

“首先,我们将尽快建设好清远配送中心,使其将成为清远农产品标准化发展的火车头,带动清远更多优质产品走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大的市场。”清远市农村农业局副局长李敏怀同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是“一个标准供市场”,清远农企要加入,首先要求产品要符合供港食用农产品质量标准,目前全市已有25家企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接下来,清远市农村农业局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工作;与清远海关密切合作,鼓励农业企业积极开展出口备案认证;加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使用操作的培训力度,帮助更多企业加快步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在备受企业关注的流通方面,将通过清远配送中心打通清远自主品牌出口渠道。“过去清远缺少农产品出口流通企业,导致农企大部分靠代理出口,不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清远打造地域品牌。接下来,清远配送中心将引进有流通资质和供港澳能力的企业加入,与过往异地的代理公司不同,这些企业将在清远注册公司,以清远自主品牌进行流通,同时在产品包装上显示供应商的信息。”李敏怀介绍道。?

打造清远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

“品牌是制约农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目前已在大湾区重要市场增设‘菜篮子’产品专区,同时在广州天源路建设了展示基地,这些都是我们将争取展示和推广清远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和优质企业产品品牌的重要平台。”李敏怀补充道,清远在大力宣传和使用好“清远农家”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充分发挥广清农业众创空间在对清远农产品展示、推广、营销等方面的平台作用,把广清农业众创空间与大湾区菜篮子清远农产品配送中心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功能互补。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毛少雄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思考。迈出的第一步是,力争在2020年,合作社旱地西洋菜种植基地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子蔬菜供应示范基地。?

接下来,他将把目光聚集到品牌包装营销领域。“过去只重视生产,获得供应示范基地的资质后,将更重视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开拓,努力实现自主品牌出口。”毛少雄坦言,要实现这些目标不容易,尤其是在人才稀缺的地区。然而,不久前女儿放弃在外打拼,回来帮忙打理合作社,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令人宽慰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为这片田野注入智慧与汗水,推动清远农企自主品牌“走出去”。

 
关键词: 农产品 清远 菜篮子
(文/海产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海产品原创作品,作者: 海产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haichaninfo.com/news/show-6877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24910107@qq.com。
 


海产批发|海产养殖|大连水产品价格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鲜市场|海水产品|海鲜批发价格|深度水产|海产加盟|海鲜报价|海参加盟|东湖明镜|
业务咨询:15864010277

鲁ICP备13023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