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海鲜水产品批发分享 HAICHANINFO.COM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享资讯 » 养殖基地 » 正文

渤海湾百年渔村之殇 资源日益枯竭渔民无鱼可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8 21:13:39    浏览次数:278
导读

记者 杨雪菲 于强 刘长海 天津市汉沽区蔡家堡村紧邻渤海,建立于明初,曾是天津市捕捞渔船最多的渔村,拥有船只数量占汉沽渔船总数的70%。蔡家堡村人祖祖辈辈靠出海打鱼为生,渔业捕捞形成规模

记者 杨雪菲 于强 刘长海
 
    天津市汉沽区蔡家堡村紧邻渤海,建立于明初,曾是天津市捕捞渔船最多的渔村,拥有船只数量占汉沽渔船总数的70%。蔡家堡村人祖祖辈辈靠出海打鱼为生,渔业捕捞形成规模。然而,2003年之后,环境污染、填海造陆等种种原因,带来的是“渔民”这一称谓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被改变了。
 
    蔡家堡码头离中心渔港码头不远。在码头的一角放眼望去,这里的渔船比中心渔港的还要多。然而,这些渔船都已退役并被废弃。8月24日下午6时,渤海早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由于涨潮的海水还未完全退去,部分废弃的渔船漂浮在海面上,残破的船舱、散落的船板、褪去颜色的船身,伴随着废旧海绵、矿泉水瓶等海上垃圾,随风摇晃着。“潮水下面还有好多废旧渔船,比露出海面的还多,等潮水退了就能看见了。”渔民介绍说。
 
    只打到3只对虾   
 
    “今年我就打到3只对虾。”对虾的捕捞季已经开始,刘翠波和其他渔民却都感觉这片熟悉的大海里,似乎已经“没货了”。实际上,伴随着海岸线的推移,潮间带和滩涂的消失,很多种鱼类的鱼汛随之一去不复返。
 
    1983年,19岁的刘翠波第一次上船。那年,他用和现在一模一样的渔具——拖底网,打上了三十多公斤的对虾。打上三只对虾,对于一年出一次海的游客来说,可能是终生难忘的快乐记忆,但对于职业渔民来说,确实是一件愁苦的事情。“鱼货虽少,但能满足客人的要求。”可话锋一转,“大多数渔民还是没有出路。”
 
    原因显而易见,码头只有20多个船位,渔民大多不懂经营之道。不少渔民只得离开渔船,搞养殖、开出租,或者干脆“看路牙子”,也就是靠打零工度日。
 
    仍然存在职业渔民,毕竟打鱼也是一项技术活。“好汉子不够干的,赖汉子干不去。”村里的土话是这么说,村里像周宝利、赵庆华这样四十多岁年轻力、壮经验丰富的渔民仍在继续打鱼,他们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越来越少但毕竟还存在的鱼汛。这群人很少,“村里100条船,也就出去10条。”
 
    与鱼虾数量同时减少的,还有鱼虾的种类。“鲙鱼、梅童鱼、鳐鱼、鲻鱼、乌贼等,这些以前常见的鱼类如今已很难看到。”说到这里,打了20多年鱼的刘翠波突然沉默了,他把头扭向大海,眼神里充满了伤感和无奈。康菲石油漏油事故,即使没有立即显示后果,但仍然影响深远,“去年的皮皮虾5块钱一斤,今年15块钱一斤。”说到这里,刘翠波摊开布满茧子的双手。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haichaninfo.com/news/show-19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24910107@qq.com。
 


海产批发|海产养殖|大连水产品价格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鲜市场|海水产品|海鲜批发价格|深度水产|海产加盟|海鲜报价|海参加盟|酒水加盟|
业务咨询:15864010277

鲁ICP备13023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