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海鲜水产品批发分享 HAICHANINFO.COM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享资讯 » 今日关注 » 正文

西藏好水喜与愁:实现当地就业、农牧民增收,品牌影响力不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9 15:09:49    来源:连锁加盟    作者:海产品    浏览次数:496
导读

与“水”有关的现实与传说,自然与开发,生活与信仰,在藏地高原得到恰如其分的融合。  文 | 张安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国家周刊”,原文首发于2020年11月17日,原标题为《西藏好水喜与愁》

与“水”有关的现实与传说,自然与开发,生活与信仰,在藏地高原得到恰如其分的融合。

文 | 张安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国家周刊”(ID:ENNWEEKLY),原文首发于2020年11月17日,原标题为《西藏好水喜与愁》。

若无指引和解说,很难猜到眼前这座独具特色的藏式建筑,竟是一处被重点建造的水源保护点。这里是距离拉萨约200公里的当雄县,平均海拔4300米,背靠神山念青唐古拉山,毗邻雪域圣湖纳木措湖,冰川水和地下水历经千年融合,自然喷涌而出,形成罕见的天然水源。

进入略显神秘的建筑内,水源口在石头包围的中央静静涌动,建造这里的西藏纳木措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纳木措公司”)总经理江村介绍,这是冷泉水,地下打井290米左右,然后引流到生产车间进行水处理及后续步骤,最终成为我们喝到的“西藏好水”。

▲摄影/安舜

在西藏,运用天然优势做水的,远不止纳木措这一家水企。截至今年4月底,西藏自治区获得生产许可证(SC)的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有38家,全区天然饮用水生产线已达50余条,总设计产能达到500万吨。

而作为西藏自治区增速最快的产业,2019年,天然饮用水的产销量达到60.6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9.8亿元,其中规上水企工业总产值8亿元,占全区消费品工业规上总产值的19%。

在水资源越发稀缺的今天,这片被称作“亚洲水塔”的地区,以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近5000亿立方米的实力,无言造福着一方人。资源禀赋和产业带动“双轮”驱动下,天然饮用水产业还在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就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全区天然饮用水企业直接就业已超5000人,其中农牧民2000多人,通过产业扶贫或分红增收群众人数近4000人……

亮眼数据也存在硬币的另一面。上述这些有关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的数字,人们平日里少有关注,多数情况是在加油站加油时,喝到便利店卖的“格桑泉”“卓玛泉”,赞叹一句水好,也许能顺便翻找一下背后的数据和故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藏好水”品牌影响力不广、出藏难的无奈现状。

近两年来,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结合为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另辟蹊径,乘着电商的快车,西藏好水正加速“走出去”。

但总体来看,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重视并解决成本、物流、营销网络等一系列薄弱环节。如何向全国进一步推广西藏好水,让天然饮用水产业发挥更大的价值和功效,惠及更多当地农牧民?带着这些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走进西藏,近距离探访纯净神秘的“亚洲水塔”。

1

罕见之地

从拉萨出发,沿着京藏高速、109国道一路向北前往纳木措的途中,山川河湖连绵不绝,直至看见念青唐古拉山脉峰顶的白雪,原本极为抽象的“亚洲水塔”概念,被完整拼凑了起来——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大约有2.43万条冰川,面积3.23万平方公里,是除极地冰盖以外全球第二大的冰川聚集地。这里孕育了黄河、长江、恒河、澜沧江、印度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七条亚洲的重要河流,因而被称为“亚洲水塔”。▲白色雪顶处是念青唐古拉山脉

同时,对于水资源而言,西藏也是世界上罕有的无污染、待开发之地。

西藏天然饮用水多呈天然弱碱性,水龄适中,水分子团小,富含多种天然常量及微量元素,西藏因此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淡水资源地之一,开发利用价值极高。西藏自治区亦颁布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西藏饮用天然水》团体标准,多项检测证明,西藏天然饮用水富含锂、锶、偏硅酸等有益物质,此为“西藏好水”的最大亮点。

但由于产业发展起步晚,资源勘查评价工作滞后,西藏目前仅完成了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拉萨、那曲、林芝、山南等局部地区有限水资源的初步调查评价,绝大多数矿泉水源水、地表泉水等水体的系统性调查评价工作尚未充分开展,对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整体开发利用条件、潜在规模、开发的经济价值、环境影响和可行性等缺乏系统分析,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待开发空间仍有很大。

尤其是在我国一半以上省区市严重缺水或极度缺水,一些地区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的情况下,西藏的天然水资源显得更为珍贵。2018年11月,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的《西藏自治区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随着地表淡水和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加剧,总量有限、但质量相对较好的西南地区成为未来包装饮用水开发利用的重点领域。

冰川湖泊掩映之下,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以藏中为核心,藏东南、藏西北协调发展的格局。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天然饮用水产业的版图不断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2

藏地的水信仰

一路在西藏走过,会发现“水”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的神山圣迹之间,藏族人民对水亦抱着天然崇敬之情。在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里,泉、溪、江河、湖泊地位特殊,备受崇拜,被神化甚至被披上一层宗教面纱。

众所尊奉的圣地大昭寺,在多种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便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一场由千只白山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由此开始。

另据学者格勒、刘一民、张建世、安才旦等所著《藏北牧民》,神湖是藏北民间信仰的重要崇拜物。此次本刊记者所到地之一纳木措湖,即是藏北最大的神湖,总面积为1920多平方公里,绕湖转一周约需步行半个月。虔诚的信徒为舍去恶习及痛苦,得到无量功德,每到羊年都要沿着纳木措湖顺时针转上一圈,惯称羊年大朝圣。▲纳木措湖日落 摄影/安舜

在西藏,经常饮用的泉水也往往被尊为神泉。藏历年初一清晨,藏族民间有到泉边或溪边“抢水”的习俗,认为第一桶水最洁净,背到的人会有好运。各家用背回的第一桶水将青稞、奶渣、红糖、糌粑和青稞酒掺在一起煮粥,象征甜蜜幸福。

藏族人民对江河的源头同样珍视,信仰所至,水从神山流出,是神灵的作用。

如开篇所述的水源保护点,其建造之初,江村就赋予了它该有的一切庄重感和历史感。他告诉记者,如此大费周章建造装修这个水源保护点,“目的不是展示建筑的华丽,而是突出对水的重视和保护,与自然的融合。”

跟随他走进水源保护点的建筑室内,恍然有进入佛殿之感,四周的墙面上是色泽明亮的唐卡(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记载着与水相关的人类和藏族起源故事,以及吐蕃文明的历史。从猕变人,到第一代藏王保护神山圣水,到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后,水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唐卡所载,丰富而严谨。

江村说,唐卡的内容是邀请了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加上公司高管一起召开“纳木措圣水水源文化研讨会”确定的,绝非随意作画。在我们离开时,这座供奉“圣水”之殿,被小心挂上铁锁,并有工作人员仔细核查。对他们而言,这里不止是水厂和个人的经济来源,更是需要保护的精神寄托。

3

生活变好了

“90后”藏族小伙强白旦增是当雄县乌玛乡人,他的精神寄托,更多投射在水源的背后:家乡。

作为少数从县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在南昌大学读完法律专业的本科后,强白旦增却一度很迷茫。家人和他自己都希望能回到家乡工作,无奈专业所限,机会太少了。“只能选别的专业慢慢来学习。”

见到强白旦增是在纳木措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身白色工作服,熟练操作着设备。“我管这里所有的机器。”这位年仅26岁的车间部副主任,语气中透露着一点小骄傲。三年前,他看到县里招聘信息,果断前来应聘,大学生人才难得,入职非常顺利,但他随即被送往北京进行生产设备操作专业培训,回来后才算正式上岗。

这也是公司其他员工必走的流程,包括行政部都需要经过培训,了解所有机器的基本操作规范。强白旦增年纪轻,学历高,学习能力相对强,即便从未接触过这类技术工种,也很快上手,逐渐成为车间的中坚力量。

守着乡土的心愿完成了,还学成一门新技术,每月到手工资5000元左右,五险一金也齐全,强白旦增不善言辞但也反复表示:“很开心,很知足。”

不像强白旦增目标明确的“开心”,同为26岁的化验室操作员索朗玉珍,已是公司的老员工,她是“被喊来”这里的。

2011年,当雄县招商引资企业纳木措公司成立一年,县人社局给索朗玉珍打去电话,帮每天放的她安排了现在这份工作。回忆起当时的情境,索朗玉珍仍有感慨:“家里一共九口人,只有我一个有工作。”

她是当雄县的贫困户,基本没有读过书,初到水厂时什么都不会,也是在培训中慢慢熟练起来,北京和西藏两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操作和水质检测培训她都没有错过,如今已是成熟的化验室操作员。▲正在化验室检测水质的索朗玉珍,摄影/安舜

生活因此发生巨大变化的,在纳木措公司还有9人,其中包括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3名贫困边缘户,皆获得了月均收入3000-4000元、五险一金、食宿全包的正式就业岗位。

相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实际上,除了直接就业,还有分红增收等产业扶贫模式,正惠及更多的当地居民。

以创造“雪岩泉”的江达县净界天然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这家江达县全资国有企业定点为项目所在地岗达村提供每年30万元的扶持资金,帮助岗达村发展集体经济。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公司每年提取该项目利润的2%,用于江达县江达镇建档立卡户脱贫分红,实现365户1816人增收,每年总分红不低于27.5万元。

今年21岁的江措卓玛是其中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7年进入水厂之前,没有稳定收入,腿有残疾的她主要靠和妈妈一起挖虫草为生,每年5月上山,挖到的量很不稳定,最多的时候可以挖500根,少的时候颗粒无收。在水厂工作后,她获得稳定的收入,生活也安定下来。

“公司还会租人卸货、运输,平时空闲时我和妈妈还有妹妹会来卸货,一次下来总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对我们来说是多了一条增收的渠道。”平常负责水厂目检工作的江措卓玛,现在每月收入3500元左右,已是家里的顶梁柱。未来,她还想要学习水厂的机械操作,干更多的活儿。

4

瓶颈与挑战

这些鲜活的获得感,时刻提醒着江村这样的本地企业家,“企业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在他的规划中,每年销售100万吨,将旗下品牌“纳木措圣水”“纳措琼母”“7100”推向全世界,是做强的标志。

不过现实难题也摆在眼前,江村坦言,“我们西藏的天然优势强,产品好,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不高,销不出去一切就是空的。另外,水的重量大,物流成本也特别高。”

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方红在今年9月召开的天然饮用水企业拓市场专题会议上,曾如是总结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综合成本高,特别是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弱等突出问题亟待破解。”

纳木措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西藏天然饮用水的销售渠道分线下商超、卖场,线上电商,还有中石油、中石化、航空、铁路等特殊渠道。做得相对较好的品牌,如“格桑泉”“5100”等,都主要借势特殊渠道。

一个共性待突破点是,没有以专业营销团队打开销售渠道。娃哈哈集团在2000年就建立了总部和各省区分公司共1000余人的营销团队,并在全国发展2000家一级经销商和12000多个二级经销商,而截至目前,西藏38家水企营销人员共计不超过100人。

营销投入也相对不足,多数水企重生产投入、轻营销支出,市场营销投入甚微。统计显示,2019年,西藏38家水企除西藏高原天然水有限公司和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5100”品牌)共计营销投入约1亿元,其他企业合计营销投入不超过1000万元。而农夫山泉的这一数据,在过去三年里,年均10亿元以上。

排除市场竞争、企业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等复杂因素,仅看当下营销能力差距,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的确需要添把火。

成本问题则更考验硬件和挑战现实。据了解,全区水企中成本控制最好的西藏汇泉实业有限公司,一瓶350毫升规格的瓶装水,综合瓶胚、瓶盖、热收缩膜等各环节成本,一共需要0.477元,比农夫山泉等企业高出约30%,可见配套产业仍待健全。

另外,一瓶水出藏运距也长,运输成本高。仍以350毫升规格瓶装水为例,销往北京的运输费用为0.25元/瓶,而多数区外水企采取当地建厂生产方式,运输成本不到0.1元/瓶。

西藏好水“走出去”,还需要打通各路梗阻。

5

新路子

在纳木措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两条5700万元购来的法国西得乐生产线设备,正有序运行。对于这家还相对年轻的企业来说,买设备、扩厂房、建水源保护点等等,都是对生产端的重视和保护,有这些硬基础铺垫,下一步,江村正计划加速扩大市场影响力。▲纳木措公司生产车间自动生产线,摄影/安舜

怎么扩?在今年疫情之下,一些新业态信号正在显现出来,并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传导至西藏的从业者身上。

比如直播电商。江村此前并未重视在这一块的推广,“也联系了电商销售渠道,但考虑到物流的费用问题,算了一笔账,放弃了。”

但现在他发现,电商平台的扶持补贴力度之大,让企业不需要有太多后顾之忧,“发货的问题,平台会设一个仓库,那边直接发过去就行了,跟原来想的不一样,特别简单。”

王方红在早前的专题会议上也提出,需强化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力度,推动区内10家天然饮用水企业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力争今年10月底前正式上线运营。

10月28日,这一想法初步落地,西藏·拼多多战略合作暨“西藏好水馆”上线活动仪式在拉萨举行。好水馆重点遴选了5100、卓玛泉、纳措琼母、珠峰冰川、大昭圣泉、藏林之泉、雪岩泉、藏净泉、格桑泉和地球第三极等十大西藏天然饮用水品牌的30多款产品,通过集中展示、直播推介、资源扶持等举措,力求扩大西藏天然饮用水的知名度,增进西藏名优品牌的影响力。

这些品牌多数在线上的销售占比极小,缺少专业电商运营团队,线上化转型很难推进。这次加入“西藏好水馆”后仅半天,展示总量就超过了1000万,用户进馆访问量突破340万人次。

初次与电商平台合作,开拓市场化电商渠道,获得成熟的电商运营辅导,雪岩泉等品牌已经在销量上看到效果:去年,雪岩泉销售量不到1万吨,今年预计可以突破万吨,明年计划销量突破2万吨。

而且,在“西藏好水馆”里,购买西藏天然饮用水产品的消费者中,八成以上来自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一线城市,人均订单金额高达40元以上。这也让“西藏好水”逐渐树立稳固了高端化的品牌形象,助力品牌向上、“西水东流”。

“我也是才意识到,以后要把这个直播带货、电商越做越好。”江村说,不能浪费了我们西藏的天然优势。

在静谧的夜里离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视线所及,前往下一地时,记者想起江村所言,所谓的天然优势,也许不仅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还与这里淳朴的人文、重视质量的生产准则息息相关。但,终究是缺少一些帮忙吆喝声,能让这里的好水被真正看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文/海产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海产品原创作品,作者: 海产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haichaninfo.com/news/show-815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24910107@qq.com。
 


海产批发|海产养殖|大连水产品价格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鲜市场|海水产品|海鲜批发价格|深度水产|海产加盟|海鲜报价|海参加盟|酒水加盟|
业务咨询:15864010277

鲁ICP备13023436号